四川行知教育网讯:执仁书院(天府七中小学部)秉承天府七中学教合一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做有生活宽度、精神高度、人文温度的立人教育。
执仁书院突出学段特征,将打造“温暖、有趣”的校园作为办学愿景,以“仁爱”琢育英才,让教育充满安全感和包容性;以“专业”凸显品质,让教育过程注重体验感和丰富性。
执仁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课程作为办学理念落地、育人目标达成的根本途径。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准,将“融合”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方式,通过“学科衍生+广域融合”两大路径,着力构建一套基于育人目标的立人课程体系。
素养图谱
办学宗旨:立人
育人目标:培养底线牢固、底色亮丽、底蕴丰厚的杰出公民
课程图谱
课程理念
人文筑基 个性发展
课程特色
学段与学段融通
让教育从容地发生——学段衔接,幼小平稳过渡、小初深度衔接。
学科与学科融合
让教育科学地发生——学科交互,学科综合育人、多科交互融合。
教育与生活融汇
让教育深度地发生——知行合一,突显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建构原则
科学性原则
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立足于小学阶段孩子的全面发展、素养提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时代性原则
遵循党对教育的时代要求,充分反映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民族性原则
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学校教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区域性原则
课程体系基于天府新区作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战略定位,立足公园城市教育生态,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及特色。
建构方式
全域融合
立人课程从建构方式上可分为两类,即学科融合课程、超学科课程。
学科融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通过“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两种方式,对学科课程进行重构、衍生。其中学科内融合主要通过“课时内融合、单元内融合、跨单元融合”三种途径,实现从知识点到知识体系再到实践运用的跨越。将学科“大概念”作为融合器,利用学科核心问题,让孩子们实践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主进行知识建构。跨学科融合课程突出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思想,帮助孩子建立系统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多科协同育人的目的。为了满足不同生命个体的发展需要,实现全面而个性的培养,学科融合课程分为基础必修、个性选修、特长专修三类课程。其中基础必修为国家课程及其学科衍生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全面发展;个性选修、特长专修为跨学科融合课程,针对兴趣和特长发展。
超学科课程打破学科边界、学校边界,以孩子感兴趣的真问题为学习核心,将学习与真实世界连接,将各个学科作为深入探索主题的工具和资源,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 天府七中小学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