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

森林火灾如何逃生,这些常识请牢记!(资料汇编)

发布时间: 2020-04-02

       四川凉山连续两年同一天发生森林大火,分别导致了30人和19人的巨大牺牲,损失惨痛令人揪心。火灾发生后,不少学员和朋友都在问我:一旦遭遇森林火灾,到底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说实在的,对这个问题,我心里没底。事实上真的遭遇森林火灾,恐怕运气才是活下来的重要因素。当然,有一些起码的常识总比没有常识的好。



       所以,今天的文章非原创,只是为大家收集、整理、汇编了上述各专业网站的相关科普知识,尽可能用通俗语言来描述,供大家参考。同时也感谢上述各网站的相关资料。其中的两段科普视频很不错,希望不要错过。


       一、森林火灾逃生中,六种危险地形不要去

       1.陡坡

       随着山势坡度的增加,首先会大大提高热辐射向上的传播速度;其次,火焰产生高温会使上层的可燃物预热,缩短燃烧的准备时间。另外,陡坡还可能会改变林火的蔓延方向。再者陡坡也不利于人员逃生时候的快速移动。

       2.鞍部

       当风夹火势越过山脊鞍部时,容易形成水平和垂直旋风,难以躲避,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这种地貌也会形成风道,加大火势蔓延的速度。而这种地方往往又是没有常识的人容易选择的躲避地形。

       3.狭窄山脊线

       自下而上产生的大量的热辐射和热传导,会导致山脊温度极高,即便火头还没有到达此处,人体也难以承受这种高温。而且此处容易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和乱流,所以林火的方向瞬息万变,难以预测。

       4.狭窄山谷

       同样是峡谷,但峡谷各处的宽度是不同的。风作为一种流体,在狭窄处因为截面积缩小,风速则增加。所以,火在狭窄的峡谷处燃烧时,蔓延速度极快 。

       5.单口山谷

       只有一个进出口,即三面环山。这个地形容易形成拔火的烟囱效应,为强烈的上升气流提供了通道,又为空气的补充创造了条件 ,在这种地形条件下,火势会越着越旺,蔓延速度大大加快。

       6.草塘沟

       类似于山谷中的小盆地,通风状况不良,火势发展缓慢,会产生大量烟雾并在谷内沉积,有大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形成。同时由于通风不良,杂草丛生,也会随机产生新的着火点。

       上述地形,有专门的科普动画

       二、森林火灾避险自救法则

       1.迎风向下突围

       在遭遇森林火灾时,万不可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首要记住的是不要顺风而逃,极易被火追上并围堵住;也不能往地势高处逃生,随着烟气上升,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的快得多。

       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用衣服包头并捂住口鼻,憋一口气,沿着逆风方向,选择植被稀疏的路线向下或横走逃生。

       2.火烧迹地自救

       万一被火所围困或被火截断了退路,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为自己制造、扩大安全范围。可以在自己所处位置的顺风方向点火,将山林或草原烧出一个安全区域,这个区域就是“火烧迹地”。

       如果还有道路、河沟等可以依托的地形,应果断在其外侧迎风点火,使新点的火往大火头方向逆风蔓延,用火去阻止大火的逼近,扩大安全范围。

       3.俯卧蜷曲避险

       被火围困后,当火临近时,应选择植被较少处或在下风侧、巨石后躲避。切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容易沉积烟尘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得多),容易造成窒息。

       为防烟气侵袭,可用手扒开浮土把脸放进湿土小坑内,用衣服包头,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双手抱头向下蜷曲在地上。

       4.脱掉化纤衣服

       化纤服装易燃,受热时易收缩熔化烫伤皮肤。因此应尽量将身上的化纤类易燃衣物除去,防止加深、加重皮肤灼伤。

       5.防止蛇虫袭击

       顺利地脱离火场之后,在灾害现场附近休息的时候,还要注意防止同样逃出来的毒蛇、毒虫、野兽的侵袭。



资料来源:国家应急广播、中国科普网、科普中国、北京消防、浙江林业网

转载来源:大青树应急科普 



上一篇:关注 ! 2020年双流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公告

下一篇:成都经验向世界分享,疫情之下如何开展在线直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