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

建设幸福河湖,人水和谐中快乐生活

发布时间: 2020-03-25 来源: 成都河湖

       无论是大禹治水、李冰引水,还是当前河湖长责任制治水,都表明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及人类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而老子“上善若水”和孔子“智者乐水”,则说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具有亲水的天性。中华民族在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的滋润下,创造了灿烂辉煌且如水流连绵不绝的中华文明。成都,作为天府之国最美丽的明珠,近年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度,竭诚守护“生命之源”,精心打造“最美河湖”,积极净化河湖生态环境,助力提升城乡建设品质,使得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沙河起源于成都市北郊洞子口,是成都市主要河道之一。成都市委市政府自2001年以来一直对沙河进行以污水治理、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特别是近几年实施河长制治理模式,辛勤的护河人及时清淤治污,使得沙河重现碧波荡漾、两岸又呈绿树成荫,并且一年比一年更加美丽宜人。四年前,我搬入沙河边某小区居住,上下班以及晚饭后均沿着沙河边行走、散步,春看“千重烟树嫩临风”,桃红柳绿;夏听“草深无处不鸣蛙”,水涨鱼跃;秋赏“满阶梧叶月明中”,水清鱼肥;冬观“疏影横斜水清浅”,鱼翔浅底。

       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日子,沙河沿边绿化带都是茂林修竹,郁郁葱葱;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是典型的天然氧吧,也是开放的老年活动中心。早晨,在河边绿化公园,有三五成群的退休大爷们或打太极拳,或伸伸腿脚弯弯腰,积极锻炼身体;赶赴上班的人们,大多选择沿着河边走,主要目的是多呼吸清新空气。下午和傍晚,大妈们十几个、几十个人规模大小不等地聚集在一起,分别进行形式多样、姿态各异的广场舞,有的还展示歌喉,引吭高歌,或美声,或通俗,犹如“大珠小珠落入盘”,其颤音绕梁不绝,偶有水鸟惊起飞掠河面,水波荡漾,空留下一剪依稀浮动的倒影,而河鱼亦被歌声吸引,或翻腾出河面,或在水面底下追逐嬉耍。每当初夏进入梅雨季节,漫步在沙河边的石阶上,眼前是乱花渐入迷人眼,烟雨迷濛、如梦似幻,撑着彩伞仙子娉婷婀娜而来;耳边传来雨打芭蕉叶涮涮,或者是雨入河面声沥沥,以及不远处机动车轮快速滚动疾驰远去声吱吱,花草身边过,人从桥上来,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林与河水相得益彰的水彩风景画!

       建设幸福河湖,靠大家爱护水源,保护河流,清理河道,治理河水,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我们每一位居民都应在建设河湖工作中贡献自己力量,共建美好都市家园,争取持续实现人水和谐、林水相彰!

作者:陈育林




上一篇:开学前第一课——中国疾控中心给学生的返校防护指南

下一篇:四川省教育厅:老师近期陆续返校返岗,做好开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