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秋光潋滟,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工学团专业委员会示范营地迎来了一场深刻的教育实践活动。来自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小学校的400余名三年级师生,开启了一场名为“践行行知精神·锻造时代新人”的秋季研学之旅。这并非一次寻常的秋游,而是省陶研会工学团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教育理念,从理论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的匠心之作,为学生打造的一场富有层次、知行合一的成长体验。
突破围墙:让教育在广阔天地间生根
本次活动的深层意义,在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富有勇气的超越。省陶研会工学团专业委员会以其独特的“示范营地”为熔炉,毅然打破教室的物理边界,将整个社会场景化为鲜活课堂。当孩子们在强军广场的国旗下肃立,整齐列队地参加升旗仪式,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复兴广场的历史回响中凝思,孩子们通过实物与史料了解近代中国发展历程,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教育的场域已从方寸书卷延伸至家国山河。这精准诠释了“社会即学校”的宏大教育观,工学团致力于构建一个无边界、全场景的育人新生态。
知行交融:在亲手“做”的淬炼中成就完整人格
活动的核心魅力,在于对“教学做合一”原则的贯彻。省陶研会工学团精心设计的三大课程模块,并非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引导孩子们在手脑并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与人格的锻造。
· 历史与国防教育课,让宏大的家国叙事通过可触可感的实物与史料,化作学生心中澎湃的情感认同,铸牢民族精神的根基。
· 野外生存技能课,将绳结技巧与急救包扎从书本图示变为保己助人的实际能力,在协作应对中,责任与关怀的种子悄然萌发。
· 射击体验课,更是对心性与专注力的极致磨砺,于屏息凝神间,锻炼的是临危不乱的沉稳气度。
一顿寻常的午餐,也被赋予了深刻的教育内涵——“按需取餐”是身体力行的节俭课,“有序排队”是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省陶研会工学团正是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生活细节,向孩子们昭示:教育的终极考场,不在教室,而在生活本身。
铸魂育人:于时代呼唤中定义“新人之貌”
活动的尾声,闭营仪式上学员们手中沉甸甸的证书,象征的不仅是一日之所学,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资格认证。省陶研会工学团通过此次研学,清晰地定义了其所要锻造的“时代新人”画像:他们是心怀家国、肩有担当的赤子;是手有技能、遇事不慌的实践者;是恪守规则、懂得尊重的文明人。
本次研学活动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时代有力的回应与实践。省陶研会工学团专业委员会正以其前瞻性的视野与扎实的实践,探索着一条培育未来栋梁的坚实路径。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这一“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让行知思想的光芒,照亮更多学子的成长之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