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

覃勤工作室(四)|音符跳跃 智慧碰撞

发布时间: 2024-12-30

当冬日的寒风轻轻吹过,灵动的音符却在空气中温暖地跳跃。2024年12月24日,在这悠扬的旋律与灵动的音符交织的美妙时光里,双流区名师覃勤工作室全体成员、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集团名师覃勤工作室成员齐聚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炫彩厅,开展双流区覃勤名师工作室“践行新课标·探索新教材·构建新课堂”主题研讨活动。活动由工作室学员刘可老师主持。




本次研修活动分为三项议程:

第一,两节工作室学员研讨课展示;第二,工作室学员分组评课议课;第三,导师评课。

两节研讨课分别是: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实验学校(东区)高璇老师执教的人音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我的家在日喀则》;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红樱实验学校余海硕老师执教的四川省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川腔蜀韵《打夯歌》。





高老师以灵动精湛的热巴舞展示导入课题,并通过视听结合、节奏游戏、画旋律线、舞蹈律动等形式,带领学生在唱游活动中掌握歌曲的典型节奏型,体验藏族踢踏舞的动律,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并尝试二声部合唱,表现藏族歌舞轻松、高亢的特点,体验藏族载歌载舞的音乐文化。





余老师紧紧围绕劳动号子的特点开展教学,通过情境创设,在听、动、唱、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学唱歌曲《打夯歌》,体验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表现劳动号子鼓舞人心的场面,感受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进而通过编创劳动号子、拓展劳动号子,丰富学生对劳动号子的审美体验、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




随后,工作室成员们展开了热烈的分组讨论,大家对两位老师的课例给予了肯定,一致认为两节课课堂氛围活跃、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方法多样等,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相应优化建议。





最后,工作室领衔人覃勤导师对两节研讨课给予了点评指导,并提出老师们备课、观课、议课要关注以下三点:第一,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照课程标准梳理教材核心知识点与能力点,针对学情拟定适宜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学习目标;第二,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探究每个教学环节可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一切方法围绕音乐体验,为目标服务,注重学习的过程,知识能力的建构也要以体验为基础;第三,老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要有实时评价与检测,反馈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二次备课,调整教学策略。


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的滋养,更感受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带着这份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音乐点亮更多孩子的心灵。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下一次工作室研讨活动中精彩相遇吧!


上一篇:双流区公兴小学——扬帆起航再出发 壮志凌云踏征程

下一篇: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芦晓琳工作室期末复习研讨既总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