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

教研花开初夏时 深耕课堂助前行

发布时间: 2024-06-19

春之美,在于希望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研之美,在于思考与升华。教之海无涯,学之境无垠,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唤能中心语文组开展了成长精进课教研活动。


罗丹老师执教的《鹿角和鹿腿》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故事揭示道理。罗老师以“鹿”字的字形演变导入,既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整堂课罗老师抓住“欣赏”和“抱怨”,“美丽”和“难看”这两组词,围绕小鹿对自己的鹿角和鹿腿这两个身体部位的看法和心情变化,引导学生讨论变化的原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创设情境,罗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有助于理解故事又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及课后习题,让学生在思、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了寓意,悟得了道理。


李晓兰老师经过多次磨课,呈现了《肥皂泡》的精讲点拨课。《肥皂泡》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写的是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这节课作为第2课时,重点聚焦第4和第5自然段。第4自然段主要描述了肥皂泡美丽的样子,描摹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屏息凝神的状态。第5自然段写了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的想象,作者把“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比作“一串美丽的梦”,肥皂泡飞到了梦想的地方。

本节课,李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吹出肥皂泡的过程后就直奔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勾画冰心奶奶描写肥皂泡美丽的句子来体会作家奶奶笔下的肥皂泡美在哪里?再通过借助“联系生活、拆分法、借助图片”等方法理解“浮光、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影零乱”等个性化的词语,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之上进行朗读指导,读出肥皂泡的“颜色美、形状美、形态美”。

孩子们入情入境地朗读,在场的老师们都体会到了那些轻清透明、玲珑娇软的肥皂泡,仿佛就在教室中在颤巍巍地飞舞。最后,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孩子们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将自己的想象注入笔端,写出了优美的文字,表达出对泡泡的喜爱之情,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了展示与提升。

课后,三年级语文组进一步研讨,要从“讲课文”到“学语文”,从“零散性知识”到“结构性知识”,从“机械记忆”到“思维启迪”转变。


周霞老师执教了第七单元《海底世界》精讲点拨课。上课伊始,周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在上一课《奇妙的世界》中的学习方法:理清写的顺序、圈画写了什么、体会特点怎样、读出自我感受、说说怎么写清。

周老师带领学生提炼出本文的关键句,并紧紧围绕关键句,用上本单元的学习五步法,引导学生理解本文是从光线、声音、动物、植物和矿产五个方面体现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进一步体会每个部分分别是怎样写清楚的时,依托表格、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体会文章写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周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来展开教学活动,紧扣文章关键句,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分步骤学习、理解课文。在理解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和体会,做到了读中悟、悟中读,读悟结合。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思想碰撞、启迪智慧的绝好机遇,每一轮交流研讨都能助力专业水平潜滋暗长。在未来的日子里,唤能中心语文组教师必将继续集智聚力、同研共进,一路采撷、一路芬芳!


上一篇:理想之花 · 向阳绽放

下一篇:跃动青春洒汗水 体育课堂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