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这微风不燥、万物蓬勃生长的春末夏初之际,6月5日下午,黄龙溪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在周晓玲名师的指导下走进语文随堂课,为课堂做诊断,共研“高效语文课堂”。
第一节课是刘芷菡老师执教的《火烧云》第一课时。刘老师重视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读写,设计了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学会自主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并形成相应的能力。学习颜色词时,刘老师没有满足文本中几个词语的教学,而是围绕这些表现“色彩”词语的特点进行拓展延伸教学,并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还可能会有哪些颜色,再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在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打开,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了“玫瑰红、柠檬黄、半红半紫”等颜色,这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情感上也有了更丰富的体验。
第二节课由佘佳檑老师执教《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佘老师在课程开始时,通过“猜动画片名字”的小游戏导入课程。同学们对游戏环节特别感兴趣,热情高涨。接着,佘老师请同学们分享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并说明理由,再由老师总结推荐方法。随后,同学们根据说人物、说内容、说感受等推荐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在小组展示环节,佘老师主要引导学生说话时注意表达的语速,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在佘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互讲互评,乐在其中,同时又很好的落实了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刘芷菡老师和佘佳檑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并对自己在课堂中的疑惑和不足提出反思。接着,周晓玲老师以《火烧云》这一课为例,充分介绍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大单元结构化语文教学,周老师先是肯定了黄龙溪学校对教育发展的重视,并且鼓励年轻教师要安静根植课堂,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她指出语文研究就是在直面问题,对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进行深入剖析,周老师以生动的课例向我们展示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框架体系,她认为要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融合,要充分体现教学评一致性,以学法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长远进步。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研讨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在本次研讨课中学到的经验,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深耕语文课堂,督促老师们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早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