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

中外人文交流特色活动丨讲好中国特教故事 不改初心砥砺前行

发布时间: 2024-05-2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融合教育做好中外人文交流,讲好中国特教故事、塑造成都特教品牌、扩大双流特教音量,成都市双流区双华小学于4月23日积极参加在双流区实验小学举办的2024年“成都——渥太华”中加融合教育交流会。本次交流会聚焦孤独症儿童的教育经验分享。



23日上午,老师们精心准备布展,在构思上利用双华小学特色竹文化元素来打造传承非遗竹编文化展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竹编的小动物们和竹盆景栩栩如生,展示出老师们和学生学习非遗竹编的丰硕成果。竹编作品吸引了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驻足观赏——精致的动物造型,独特的编织手法,让参观者充分感受中华竹编文化的魅力。





我校5年级3班曾全森同学作为小小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娴熟地编制小巧可爱的竹编作品,并大方介绍竹编的基本编织手法,引得参观者连连称赞。展示活动现场,双流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洪侠来到学校展位参观我校竹编作品展,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石彩霞详细介绍了学校竹源文化特色及竹源课程开发,刘局长对我校特色竹编课程给予高度肯定,并希望我校充分挖掘竹文化,做亮竹源文化品牌。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石彩霞、副校长邱祯珍以及学校资源教师李莹老师参加了活动开幕式暨中加融合教育论坛。首先,中加两方领导依次致辞,双方都表现出对本次交流会的期待。接着,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特需学生带来器乐表演《布谷鸟》《数鸭子》,双流区实验小学的融合学生带来刀马旦表演《刀马踏山河 萌娃舞青春》,精彩纷呈的节目,赢得全场掌声不断。 最后在小圆桌讨论中,中加双方分享集聚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相关经验。




下午,在成都市融合教育视域下孤独症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我校刘宇老师向中外教育同行分享了《融合教育视域下孤独症学生成长案例》。该案例以孤独症学生诺诺为例,真实还原了孤独症儿童初入学校的迷茫与不安,但在学校及老师的共同关怀与努力下,通过小脚印、小饼干,帮助孩子实现“四步”融合--环境融合、生活融合、人际融合和课堂融合,让这个特别的孩子在班级中,与普通学生共同成长。分享过后,加方领导与刘老师展开亲切交流,他们高度赞扬刘老师为诺诺做出一切努力,并夸赞刘老师为诺诺量身打造的专属脚印,极具创意。



通过参加本次“成都——渥太华”中加融合教育交流会,我校不仅向外展示出双华小学融合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吸取了加方融合教育的宝贵经验。我们期望构建全纳、包容、多元、个性的融合教育体系。为讲好中国特教故事、双流特教故事,双华小学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上一篇: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小学: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下一篇:中外人文交流特色活动丨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