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浓,草木萌发。为深入推进“双新”理念落地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扎实高效的常态课堂,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期,双流区彭镇小学语文学科开展了“融生”早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课堂展示
01《剃头大师》
王欢老师
2022年所带班级获双流区彭镇小学“优秀班集体”;
2023年获“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质量育人新生态”论文三等奖;
2023年获四川省第十八届影视教育成果优秀奖。
教育格言:
心要慈、言要善、行要严。
课标解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课堂中体现该语言要素的方法:
一是读课文,勾画难懂的句子;
二是试着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抓关键词,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句子;
三是说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课堂展示
王欢老师带着三年级五班的学生为大家呈现了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剃头大师》第二课时教学。
课堂上,王老师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展开教学。教学中,王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并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抓关键词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句子,感受人物的特点。最后,学生借助表格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不同之处,体会童年生活的有趣。
02《动物儿歌》
罗馨老师
2016年获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三等奖;
2018年在成都市第三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中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2019年在“运动成都”空竹比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22年被评为校级 “三·八红旗手”。
教育格言:
用勤勉耕耘每一寸土地,
用爱心浇灌每一棵幼苗。
课标解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动物儿歌》这节课落实该语文要素的方法:
一是联系教材中的彩图和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是运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引导学生创编儿歌。
课堂展示
罗馨老师和一年级九班的学生为大家呈现了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物儿歌》第二课时的教学。
罗老师通过“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动物”引入教学,并通过图文对照、动作表演、展开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儿歌内容,让学生感受儿歌的乐趣,并创编儿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增加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03《青蛙卖泥塘》
姚瑶老师
2021年度双流区优秀青年教师;
2023年获四川省校园影视大赛二等奖。
教育格言:
用心呵护,用爱教育。
课标解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示讲述故事”。《青蛙卖泥塘》还承担了“读好句子的语气”课标要求,课堂中体现语文要素及课标要求的方法:
一是抓重点词句和标点符号,通过引导学生专注课文中对青蛙吆喝声音的词语,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吆喝”的意思,从而读准语气;
二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演绎青蛙与小动物们的对话,让孩子们在对话中扮演角色,从而更准确的“读好句子的语气”。
课堂展示
姚瑶老师和二年级六班的学生为大家呈现了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青蛙卖泥塘》自主预习导学课教学。
姚瑶老师首先以大单元导入引出课题《青蛙卖泥塘》,在目标导学、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识记生字、自主检测等学习,发现学习难点,结合学习难点,通过运用视频、图片、结合语境等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词语、难写的字,在无形中渗透学法,以此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融生”早课堂,拓宽了教师学习、成长、进步的路,更是对教师们的鞭策和激励,如今亦是彭小的一项常态教研活动。我校将继续把“融生”早课堂活动作为优化课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促使每位教师在常态课上下足功夫,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真正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