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头条

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创意作业设计,赋能科学减负

发布时间: 2022-03-03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那如何在减轻作业总量的同时又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呢?我校语文教师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因此,我校语文教师进行了“双减背景下,创意作业设计的学理依据和举例”学习,追求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创意作业。

何捷老师为我们梳理了作业演变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作业即活动。作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获得技能。第二阶段:作业即教学。代表人物为赫尔巴特、凯洛夫和杜威。赫尔巴特和杜威认为作业存在着提升的功能,帮助学生应用并适用于社会生活的需要。第三阶段:作业即学习。代表人物威廉.赫德.克伯屈强调以主题或项目为中心进行设计,完成作业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第四阶段:作业即评价。以作业的方式来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设计作业让学生不断获得提升进步。而对我国现今的作业总体样式影响最大的是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观点。



何老师基于作业成为负担的原因和大家分享了减轻负担的作业设计构想,从格局构想、逻辑构想和优化构想三方面进行了举例分析。何老师着重对“逻辑构想——科学合理的划分带来素养提升”这一部分和大家进行了解析。在逻辑构想中,课内基础知识占比20%,而素养空间占比80%。在占比80%的素养空间中,各学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学段应注重阅读与亲近自然,第二学段注重阅读与亲近科学,第三学段注重阅读与亲近艺术,但三个学段都凸显了“阅读”这一行为的重要性。





在“双减”政策下,科学设计减除负担,我们才能培养“野性而高贵”的人格。相信我们的老师们会在学习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努力做创意作业设计的探索者与践行者。


编辑:如月

责编:叶茂


上一篇:温情关怀——居家不隔爱•居家不停学(二)

下一篇:铸就校园防线 守护师生平安丨永兴小学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