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儿童的数学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而小学生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

一年级小课题组主研教师
为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一年级数学组5位教师(宋佳、程丽、曾薇、黄琴、张梅)积极思考,选定《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组主研教师——张梅
此课题研究主要依托于课例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课题组老师们深入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结合学校的“合作练能 自主生长”课堂范式,选定与小课题主题相契合的课例——《整理房间》,锁定研究内容,深磨细钻。这一课例主要由张梅老师承担研究任务,张老师精心准备教具、学具,仔细打磨教案的每一个细节,并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





研究过程中,张老师聚焦研究问题:一磨“小组操作活动设计流程”、二磨“学生操作表达支架”、三磨“评价语促操作方法总结”。在课题组教师的打磨下,张老师的课散发着浓郁的探究味,课堂中多次开展分类的操作活动——分一分、涂一涂、画一画,让学生掌握合理分类方法与规律,整个操作活动学生安静有序,在操作与探索中发散高阶思维。同时,张老师还结合每周三的“品格好时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如: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本以及房间,在整理中培养分类的好习惯,养成有序整理的好品格。




精彩绽放并非研究活动的终止,深入总结方可促成经验传承。课后,课题组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不管是从教学环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还是操作过程的实施都进行了互动式的交流,张老师也根据自己的这堂课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与反思,并提炼出“七个一”分享给校内老师。


“合作练能 自主生长”的课堂追求不再是口号,在一年级小课题研究中散发花的芬芳。“观念先行,操作紧跟,总结及时,切实推广”成为每一位西小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奋斗追求。

哲学家们思考着“幸福的生存”,于教育而言,教师能获得的幸运唯有学生的成长和自身专业的发展。西航港小学倡导“人人都是研究者,处处皆有研究味”,在研究中抵达教育的美好,获得职业的幸福。相信西航港小学一年级数学组将继续潜心研究,在研讨中积极思考,成就学生,成长自己。
撰稿:张梅、宋佳 配图:西航港小学课题组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