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紧、结构性缺编、家校共育难度大等是近年来困扰新区存量学校发展的普遍问题。为破解学校发展难题,探寻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新时代小学教育有效实施路径,推进新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12月9日,陆枋名校长工作室“走近校长,走进校园专题研讨活动”在四川天府新区大林小学如期举行。新区小学首席校长、工作室领衔人陆枋,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彤,工作室10位校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天下午,陆枋校长带领工作室成员准时来到大林小学。在程德才校长的引领下参观了校园,小主持人课程班的10位小解说员分别就学校屏风浮雕、校训墙、听风亭、劳动实践基地、读书长廊、刺绣和绘画展等重要点位给校长们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参观结束后,大林小学德育处主任郭旭结合“劳动教育与文化融合、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典型案例就学校融合型劳动课程建设情况作了专题汇报。程德才校长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办学思想,深入分析了学校发展优势和遇到的困难,分享了“利用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工作室的校长们就存量学校和新体制学校如何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提升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科院杨彤老师表示:“今天在大林小学的感受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有很少学校能像大林小学这样把劳动教育做得如此扎实、有效。”
陆枋校长对今天小解说员表现出的阳光自信十分赞赏,充分肯定了学校在体育和劳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表示:“存量学校是新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林小学对学校发展优势和面临的困难有清晰的认识,目标明确,有责任担当,因地制宜,克服困难,充分发挥学校团结奉献的优良传统,丰富课程文化,彰显办学特色,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家校共育,取得了不错的办学效果。希望学校继续坚持,不断创新,特别是在劳动教育方面继续深挖、提炼,做出品牌,为新区教育增光添彩”。
此次研讨活动,为破解新区存量学校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找到了方法。相信,大林小学作为陆枋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校在上级关怀下、专家指引下,一定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大林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四川天府新区大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