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帮助新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在前期教研组、指导教师精心指导后,成都市双流区双华小学在11月举行了新入职教师“亮相课”活动。参加本次展示课活动的共有17位教师,涉及学科有语文、数学和艺体其他学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数学和艺体其他学科的新教师风采吧!
数学学科
唐佳琳老师
唐老师带领1.1班的孩子们学习了《一起来分类》,通过“分书本”和“分图形”两个操作活动,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同类物品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分成不同的结果。而不同的结果对我们学习生活都有不同的作用。接着又让孩子们先独立思考,再跟同桌分享如何找到标准把二年级的哥哥姐姐分成两组,进一步体会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

最后唐老师提出两个生活情境,让孩子思考从结果出发去制定标准来分类。整堂课既有独立思考,还有同桌合作,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分类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阳英老师
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像与不像,让学生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像与不像的条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关于像与不像的问题。再让学生自学了解“比”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比与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让孩子们利用所学知识找找生活中的“比”。


李莹老师
由李莹老师执教的《前后》一课是位置与顺序的初始课。通过“森林运动会”引出比较前后位置关系的五只小动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等有趣的活动,体会前后的相对性。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后成长
数学新教师亮相课体现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从研读教参、教材,到假定模拟做教学实验,到最后上课展示,都呈现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
首先,新教师都能有序的组织课堂学习活动,站位讲台。
其次,教师转变角色,让孩子活动参与中拥有更多的尝试机会。低段数学课堂,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去分一分,再全班展示进行交流。高段数学课堂,老师放手让学生借助导学单去探讨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是两张图片才像,让学生多次感受比是用来描述物体不可度量的性质。
每一次课例的呈现,都能为学科教学提供研究范例,思考改进方向:
1.在课堂中教师提问的精准性,导向性还真有待加强。
2.在课堂中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情,课前可以采用教学实验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调查。
3.加强对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培养,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要规范学生小组合作时语言表达。
艺体学科 美术学科
王琳老师
在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中,绘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王琳老师带领5.3班的孩子一起来畅游在绘画艺术的海洋里,呈现了《认识抽象画》。
课堂上,王老师带领孩子们了解了抽象画的发展、观看优秀的作品、感受抽象画的魅力,引导孩子们以小组讨论的小活动来寻找出抽象画的绘画方法并且总结出来,让孩子们成为了小小艺术家,不只是欣赏了解抽象画也要动手来画一画抽象画,最后孩子们通过动手绘画来实践所学到的知识,用抽象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了孩子们对美的欣赏能力与对不同艺术的理解能力。

李瑞琪老师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需要台历去提醒日期,所以李老师带着3.5班的小小设计师们一起去竹娃制作工坊设计台历,呈现《台历的设计》一课。经过立纸小游戏学习立起来的方法,用折剪贴画等方法设计外形,装饰。通过这节美术课让同学们看到了时间,制作了时间,并用美去纪录生活。

甘雨静老师
甘雨静老师执教《生活日用品的联想》,通过视频导入,带同学们走进生活日用品的世界,并通过教师范画,学生课堂小活动带同学们找到生活日用品的外形;通过各种添加来开拓学生思维;找一找小游戏,去理解变化方向;将生活中生活日用品形象和动画片中日用品形象作对比,让学生理解拟人化的想象。这节课利用生活日用品进行联想,让同学们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课后小结
在本次教师的亮相课中,我们欣喜的看到,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有序组织、适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积极,学习充分,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三位老师都能结合班级学情,对教材中的资源进行补充和调整。结合教学用书的建议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自主感知、分享交流活动中丰富了认识,在实践展示、反馈评价活动中提升了能力。
音乐学科
潘校蓉老师
小朋友是尤其喜爱小动物的,这不,潘校蓉老师就将一·六班的孩子们带到了动物园。“动物园里动物可多了,它们都争先恐后地跟小朋友们打招呼,你听”。潘老师用活泼生动的话语,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引出了歌曲《动物说话》。

潘老师还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节奏过关小游戏,从走、跑的节奏学习中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模仿动物说话。课堂将角色扮演作为结尾,孩子们戴着动物的头饰,用欢快的声音表演歌曲,课堂氛围也达到一个高潮。音乐课不只是学唱歌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能力。潘老师用专业的教学素养做到了这一点。

课后小结
教师课前重视对教材、目标、学情的研读,设计了基于学生乐学、能学的学习活动。课堂中教师结合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感知节奏、并通过同伴互动、全班分组的角色扮演活动,进一步理解歌曲的节奏,实现了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
体育学科
梁晓伟老师
梁老师执教2.1班的《足球:正脚背直线运球》。梁老师通过给娃娃们每人脚背贴上一枚卡通贴,让娃娃们认识到我们的脚背。课堂上,梁老师带领2.1班的娃娃们认真学习动作,组织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刻苦钻研正脚背运球、木头人运球停球、正脚背运球接力、身体素质练习来强化本次课的重点知识——运球时脚触球的部位,难点知识——运球时推拨球的力度。



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娃娃们热情似火,小组成员互相提醒,评价练习,一节课下来,虽然天气寒冷,但娃娃们仍满头大汗。充满欢声笑语的一节课,娃娃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侧脚背和正脚背如何运球,掌握了一项足球技能中最重要的一点。


李立老师
李老师执教6.2班的《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本节课通过游戏“逗瓜”导入教学,运用了四个练习活动,由易到难组织练习。采用了多种评价形式,娃娃们更能够正确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课后小结
两位老师重视对体育课程标准的深入研读,结合已有学习资源和学情,积极实践“独学+合学”教育模式,通过自主尝试、教师示范、同伴互助等形式,有效促进学生运球动作要领的掌握。
课后成长



亮相课中,我们看到了新教师的成长,在议课环节,校长石彩霞、副校长龚能也对新教师课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1.在课堂学习模式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基于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设计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的核心问题,针对性的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能当家、会当家。
2.在课堂评价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去质疑、去反思,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课后任务投放方面,教师在课前要基于学习目标、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活动中,习得方法,发展能力。
独具匠心巧设计 厚积薄发展风采
新教师亮相课是年轻教师进步和成长的平台,让我们看到新一批教师的勤奋与好学,活力与热情,见证了我校教师团队同舟共济、钻研进取的精神。希望每一位新教师在“双减”提效的工作思路引领下,为双华竹园谱写新的篇章!
编辑:小半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双流区双华小学